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日韩动漫一区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 <s id="5qefj"><abbr id="5qefj"></abbr></s>

      <legend id="5qefj"><u id="5qefj"><thead id="5qefj"></thead></u></legend>

        秦嶺信息港

         找回密碼
         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森林防火
        查看: 5251|回復(fù): 1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山地車知識

        [復(fù)制鏈接]

        13

        主題

        73

        帖子

        534

        積分

        三級會員

        Rank: 4

        積分
        534

        新人進(jìn)步獎灌水天才靚妹or帥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1#
        發(fā)表于 2009-10-31 10:1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新騎人 于 2009-10-31 10:32 編輯 ! n1 q2 E! Z; i1 H
        5 I; f% A+ P; u: F; F, t) E
        山地車分類

        . E0 F0 h& F9 P, p# x/ R& v* |# ^# ?* l  Z5 v  `$ I- s% b5 y6 t7 ^1 ]
        -------------------------------------------------------------------
        - B1 _9 a( Q& }0 M) x    XC--Cross Country:普通越野車(通常為越野車)# ~4 F( }3 K) P! d% t7 b/ O1 c; e! [$ l
          說明:有些彈跳,相對較小的沖擊 功能重點(diǎn):50%下坡,50%爬坡: K, _9 e  Z0 M
          XC Racing : 競賽越野( m; a) I) h. b0 ^# J2 i
          說明:包含長坡的有騎乘技巧難度的競賽路道, 功能重點(diǎn):30%下坡,70%爬坡, 英文里也有稱為:Aggressive X9 Y, B" F6 r% B  m* m' k- ?6 ~3 f
          DS--Dual Slalom :速降對抗賽車 (也有譯為:回轉(zhuǎn)雙人對抗賽)+ h# {2 i/ t3 t4 m, K4 [
          說明:也有成為飛包車,和近來流行的街攀車比較相似,都是前軟叉,硬車架,只是在結(jié)構(gòu)有細(xì)微變化,另外輪胎等細(xì)節(jié)部分作了更適合街道的改進(jìn)  n2 ]+ G- R0 J/ C
          DH--Down Hill:速降車' O; x3 L; L3 T9 e8 x- ]
          說明:刻意挑戰(zhàn)、俯沖速度、高度落差及強(qiáng)烈沖擊的下坡賽道,踩踏功能完全是陪襯, 功能重點(diǎn):100%下坡,0%上坡, 英文分類里也成為:COMP.DH或Extreme; i; ~) E+ _7 ~1 }" I, ~
          FR - Free Ride:自由騎3 d1 H/ R, s1 V, X! C+ e
          說明:; c7 \) v) b2 e5 i/ t
          針對 崎嶇不平的自由騎地形,進(jìn)階級林道,持續(xù)遭遇跳躍及相對程度沖擊的激烈模式,功能重點(diǎn):60%下坡,40%爬坡。英文分類也有稱為:Enduro* q% r- K4 j1 K
          Dirt Jumping:(暫時不確定中文名稱)8 D+ }( r6 l% h' }
          說明:極具技巧及技術(shù)要求的路線,包含大量的垂直落地及飛躍。 功能重點(diǎn):90%下坡,10%爬坡, 英文分類也有稱為:Freeride 或Tech
        " G2 Q/ {9 M) {  FS--Full Suspension:全減震越野車 (籠統(tǒng)稱呼)
        7 X. J" V1 i, C8 e1 E- u/ s  場地騎行又包括泥地和硬地兩類。  Q+ v: n" ^$ g- T
          其中泥地包括:DS(Dual slalom),4X,DJ(Dirt jump)。
        0 }* d3 \+ g4 _) P6 V  DS(Dual slalom),一般在天然的下坡路線上,進(jìn)行修整和改造,成為DS賽道。分為兩道,由兩人同時出發(fā)比賽。賽道一般全下坡,以彎道為主,無大落差地形。對車的堅固程度要求較高,兼顧輕量化,硬尾,軟尾都有。避震行程130MM左右。
        ( U8 t4 n+ y! R% q/ t  4X,場地類似越野摩托場地,有上,下坡,小拋臺,多人同時出發(fā),不分賽道。硬尾為主,對車的要求類似DS,但要求更輕,可以適當(dāng)犧牲強(qiáng)度。避震行程130MM左右。
        # `) u) z1 p" d  DJ (Dirt jump),也就是土坡騰越了,表演性的玩法,對車的要求類似DS,硬尾,對頭管強(qiáng)度要求高。避震行程100MM左右
        6 g: B7 l/ C$ p  硬地包括:Urban,Bike park。0 v  G7 H8 W1 K' E  t$ f
          Urban,就是街式,以城市為舞臺的表演性玩法,對車的要求類似DS,硬尾為主,避震行程100MM左右。) k0 X& ^: z% O. G3 Q3 d0 S
          Bike park,自行車極限公園,有各種U臺,練技巧的好地方,表演性玩法,對車的要求類似Urba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13

        主題

        73

        帖子

        534

        積分

        三級會員

        Rank: 4

        積分
        534

        新人進(jìn)步獎灌水天才靚妹or帥哥

        2#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0-31 10:13:21 | 只看該作者
        1# 新新騎人 " d! [- D7 A, r1 Y8 E( d
        1 O+ B- s3 n2 s, ^2 i  z
        + _7 [+ U( i- L7 {
        / i5 D- v& y+ E5 f2 x+ A% v  G! u
        山地車調(diào)整
        , N# ]! T7 u: G9 w5 h$ g

        5 l% P5 @6 D$ q! o/ E---------------------------------------------
        0 M# R7 V) }0 l1 ~) w) Z" f: F車子坐墊調(diào)整- G% t( z, y8 X+ }9 [) \; j0 P
            每一個人的身長、手長、腳長都不一樣,即使買到了尺寸對的單車,也不代表這輛單車是真正適合。其實只要參考以下簡單的“設(shè)定一撇步”,花一點(diǎn)時間、心思作一下調(diào)整。
        7 t- ]) B1 i. |) {9 }' f坐墊角度$ H$ A3 f. W& b5 J( ]  a
        下載 (23.64 KB)- ^  N: A1 `7 R5 W
        2009-4-27 22:06- S' E% h" l) h
        $ `- \& D! J& X: h  c8 m+ w
        7 j$ z. x& i4 D% V2 B& {
            首先先調(diào)整最簡單的坐墊角度。坐墊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墊的墊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視可能不太準(zhǔn)確,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長尺放在坐墊上,再用眼睛目測抓水平,這樣就容易多了。
        6 l/ X& M% c# J: E8 N    不過坐墊得角度絕不是死板板的。比如說,有些人騎完車后常常會抱怨胯下痛,這或許是坐墊前端的壓力過大所致,這是可以將坐墊的鼻端稍稍向下調(diào)整一點(diǎn),這樣做可以減輕對胯下部位的壓力,特別是在上坡的時候。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長騎上坡,反而喜愛沖下破的樂趣,而沖下坡時因為要控制重心的關(guān)系,騎乘者常常會在坐墊與坐墊后方移來移去的,這時最好將坐墊鼻端稍微往上仰個幾度,同時將坐管高度放低,這樣做有助于下坡時身體在坐墊上的靈活度。

        7 i; R- s2 r2 J; S, g, L! m5 O! x' x' {6 O2 f, }, i- b5 o
        坐墊高度' ^7 H+ k0 T9 X# P- R+ J( _4 p
            坐墊的高度是單車設(shè)定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尤其與膝蓋傷害與踏踩出力息息相關(guān)。坐墊太高的話膝蓋容易受傷,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產(chǎn)生意外;太低的話腳踏踩不出力量,長期用不正確的姿勢踩踏也會對膝蓋與腿部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唯有正確的坐墊高度才能真正發(fā)揮出應(yīng)有的踩踏效率、并擁有最正確健康又不傷害身體的踩踏姿勢,而且不但不會蘿卜腿,而且還能修飾腿型。/ }4 _! L# o" D+ v* i. e2 G# \
           
        膝關(guān)節(jié)是單車運(yùn)動時使用最頻繁的身體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傷的部位。當(dāng)我們的腿每踩踏一圈,膝關(guān)節(jié)就會活動一次,這樣頻繁的動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確的話,很容易就會讓膝關(guān)節(jié)受傷、甚至一輩子都不能騎車(很多膝關(guān)節(jié)的傷害是很難康復(fù)會來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
        . c% W) i5 d# G/ |* S- Y 下載 (139.96 KB)1 B) ]( ]' K- z% D
        2009-4-27 22:06& p/ g7 \- a3 n/ Y  ]* ^1 R, n
        ) o. i( V: A" `& j6 M; W$ \
        * l: R' B4 ^" f9 \4 \1 B
            設(shè)定坐墊高度時最忌諱將坐墊拉得太高(路上有很多中學(xué)生喜歡???,刻意將坐墊拉得很高很高,假裝自己腳很長的樣子),這樣的坐墊高度在踩踏時會讓膝蓋打直,是很危險的動作!像單車運(yùn)動這樣需要雙腿頻繁地作踩踏回轉(zhuǎn)的動作,這時如果還讓膝蓋打直,不僅會讓踩踏有“頓點(diǎn)”發(fā)生,影響踩踏的連續(xù)性,而且打直時的膝蓋也很傷膝關(guān)節(jié)及腿部韌帶。雖然拉高坐墊后會有一種將踩踏力量“直直打出”的錯覺,好像要這種姿勢才能踏出去,但其實不然,不管是肌肉還是膝關(guān)節(jié)都很容易在這時(膝蓋打直)磨損受傷。所以一點(diǎn)要記住!騎車踩踏是切忌不能讓膝蓋打直。
        - }2 L% c9 k* m: s1 L9 z$ G- {/ o, [( y6 f. k
        坐墊的前后位置, R) s0 p5 }1 `' y$ c3 h4 y) p
            坐墊前后位置的設(shè)定其實相當(dāng)簡單:先在坐墊上坐好,將腳掌放在踏板上正確的位置然后踩個幾下,接著將踏板擺成水平,這是前腳的“膝蓋下點(diǎn)”所垂下的垂直線要剛好通過踏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踏板軸),這樣就完成了。如果垂線沒有通過踏板的中心位置,就要依次調(diào)整坐墊的位置。坐墊位置就太過前面,而圖C4則是太后面,坐墊位置太過前面或后面會影響到腿部的踩踏出力,與膝蓋的磨耗也息息相關(guān),所以不可不小心。' w* V% W: O, b1 K4 \8 a7 Q* l  }
            一般車友最容易犯的錯誤是將坐墊放在過于后面的位置,這樣做好像能燃車子看起來更俊更酷,踩踏是好像也比較容易有那種扎實的踩踏感,但這樣硬操的結(jié)果,長期下來其實對膝蓋時會有所損傷的。
        6 F1 R( I' c8 R 下載 (84.56 KB)
        ) d) L2 P( k, T2009-4-28 11:127 j$ `: B; _  [, {0 T7 E

        4 s* n! m) u: ?) j7 D5 c9 u7 j# ~- q2 o/ w$ C# P5 U4 \

        13

        主題

        73

        帖子

        534

        積分

        三級會員

        Rank: 4

        積分
        534

        新人進(jìn)步獎灌水天才靚妹or帥哥

        3#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0-31 10:14:10 | 只看該作者
        2# 新新騎人 ! m( n4 J) R0 o. h$ ~" `
        車子龍頭調(diào)整
        7 a3 W0 _% T0 x- C
            龍頭的高度長度主要是在調(diào)整體重壓在單車上時的配重,同時也會影響操控的靈活度。正常騎行時,我們應(yīng)該將身體的重量均勻分配在騎車的“
        金三角”:分別是“手把”、“坐墊”與“腳踏”上。
        ' j: D- z" l. d1 ?4 q
        + C5 a% ^$ d! @: ~& X( F下載 (39.7 KB)' ?( _- w9 v0 W: p2 U- o# w
        2009-4-27 22:10
        , u8 e  {( C0 V5 L4 _( r: X6 o( p3 v1 ?3 t/ h& A

        + e2 r/ S+ O* {    不常騎車或沒有騎車運(yùn)動習(xí)慣的人,由于不善于使用上半身的肌肉群,腰部也不經(jīng)常運(yùn)動到,所以會不自覺地將龍頭把手的位置弄得又高又近(接近身體),讓騎車的姿勢好像平常坐著的姿勢那樣。
        / K) m. R% q* Q6 i    但這樣看起來技術(shù)富有自然的姿勢其實會讓身體的重量過于集中在“坐墊”上,而“把手”所分到的重量卻只是點(diǎn)到為止。這樣的設(shè)定一開始雖然可以感覺到很自然舒服,但將大多的身體重量壓在臀部(坐墊)上,騎乘久了之后臀部會因為壓力過大而產(chǎn)生不舒服,跨下的部位也容易會有麻木的感覺。另外,像這樣太過于“正直”騎姿將使得騎乘者的脊椎直接面對地面所傳來的沖擊,久了后就會產(chǎn)生腰酸背痛,長期下來對身體其實是很不好的。所以設(shè)定龍頭的高度與長度時,千萬不要一味地想將龍頭加高縮短;相反地,要將龍頭設(shè)定在適切的位置,讓身體的重量能夠分一些到把手上面去(也就是上半身與手臂的肌肉上)。雖然一開始時會因為這邊的肌肉群平時很少用到的關(guān)系,所以會感覺比較無力而且容易疲憊,但騎過一兩次車、等肌肉群習(xí)慣這樣的使用方式與強(qiáng)度后,酸痛不適的感覺自然就會消失。所以設(shè)定龍頭的長度高度時一定要記住“騎車黃金三角333配重原則”。3 J: L4 L) i; r, n
        " `! h) u- m: F6 n: y) g' u
        下載 (33.3 KB)( d. ~9 F' V- k5 x5 f8 N
        2009-4-27 22:10
        & {7 z# v$ n7 f7 l% j6 @. A
          u2 m# e" y" m6 L' P3 m
        8 V8 k) U; @% p5 a$ J4 g    龍頭的長度則會隨著車子上管長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由于每臺車子的上管長度不盡相同,所以龍頭長度也不是個固定的數(shù)字。龍頭過短的話體重不容易壓在前輪上,騎車時操控容易有些輕飄飄的感覺,上坡時前輪也比較容易浮起,產(chǎn)生危險或打亂節(jié)奏,而且上半身的力量也會有施展不開的感覺;相反地,龍頭過長則會放太多重量在前輪上,除了會讓操控礙手礙腳之外,下坡時重心太過前面、后輪載重不夠容易浮起或?qū)е伦サ亓Σ蛔?,對騎乘安全也會大打折扣,上半身過于拉伸也會增加疲累感。所以選擇適當(dāng)?shù)凝堫^長度往往是新車設(shè)定最要的一環(huán),但也是店家最不容易(或不愿意)調(diào)整、而且是消費(fèi)者最不容易馬上感受到效果的一項設(shè)定。
        # t( m  P9 Y8 v1 V* ~8 P: M
            專業(yè)的單車店家一定要準(zhǔn)備多種龍頭長度供消費(fèi)者設(shè)定或選換。把手可以適當(dāng)鋸短、坐管坐墊也都可以輕易使用快拆或工具調(diào)整,唯獨(dú)龍頭是得大費(fèi)周章的更換,是最不容易調(diào)整的操控零件。不過,一定不能怕麻煩,一點(diǎn)要找到自己最適合的龍頭長度高度才行。5 _6 e5 Y+ T, C. t# v  M6 X# v
            除了店家能為你建議設(shè)定外,我們也建議車友可以多購一些不同長度的龍頭。偶爾更換一下,這樣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最好最舒適的騎車黃金三角”位置。騎起車來才能更不費(fèi)力、也更安全。

        13

        主題

        73

        帖子

        534

        積分

        三級會員

        Rank: 4

        積分
        534

        新人進(jìn)步獎灌水天才靚妹or帥哥

        4#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0-31 10:14:45 | 只看該作者
        3# 新新騎人 ( e2 h4 r0 [, ?7 s. G
          q7 L9 Z% u4 K) b4 `1 |, Q# i
        山地車調(diào)整(3)
        ----------------------------------------------# W1 w, J6 Y  w8 y$ R( A
        剎車把角度4 o! K9 G7 o9 Q  X3 _3 n8 m, s
            騎車前一定要先學(xué)會停下車,也就是煞車。這是安全騎乘的第一步。煞車把手的角度當(dāng)然也就扮演關(guān)鍵性的角色。煞車把手一般可以先設(shè)定在35-45度之間,讓騎乘時,手背與前臂可以打平為準(zhǔn)。如果手背與前臂間的角度上彎或下彎太多,都表示把手的角度不對,得重新調(diào)整。
        1 S: F+ X  y3 B  P: y4 X2 n5 z
        下載 (40.59 KB)
        4 _8 S" y& k3 W: V; Y6 R4 v& _- X, I* w2009-4-27 22:14/ a7 V9 t2 G4 ?/ a
        2 J& r) g6 y) n: Q
        : w+ ~+ P' F: [% G: J  D8 h; D
        + o% k3 f( ]9 Q
            正確的煞車把手角度可以讓手臂手掌的肌肉能最舒服,而且能最快速地施力與反應(yīng)。記住,讓車子停下來,也就是煞車,是騎乘單車安全的第一步。一點(diǎn)要將煞車把手放在最好最對最自然的位置,這樣遇到意外時才能讓危險發(fā)生的機(jī)會降到最低。1 ]: r5 d! O) z- V) q$ B' J" z

        / D- G( M' G+ C, S( N; S
        剎車把手位置- q* _1 I$ H3 ^' ?7 |7 e
        煞車把手的角度對了還不夠,手指是否能正確地控制手把也是關(guān)鍵。現(xiàn)在的自行車零件多以歐美人的體型作標(biāo)準(zhǔn),因此對東方人來說。尺寸上往往大了一號,讓人“指長莫基”。還好,經(jīng)過多年的演化,現(xiàn)在的煞車把手大多都是有很寬廣的調(diào)整空間了。所以只要請店家老板將煞車手把的位置依照你的手掌大小、手指長度作調(diào)整,基本上食指與中指的第二節(jié)要可以穩(wěn)穩(wěn)地放在煞車把手上才算及格,這樣真正遇到危險時,剎車的反應(yīng)時間與力道才夠快夠有力。尤其是手掌小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特別注意這點(diǎn)!千萬不要拿你小小的手掌手指去屈就那個設(shè)計給西方大男人用得大大的把手,其實只要一丁點(diǎn)的調(diào)整,就能夠讓車子變成你身體的一部分。安全是絕對不能偷懶的哦。; H" ?9 d! ?! n- k
        下載 (30.8 KB)  ]" [- C' |2 a) h+ p# a' f: R
        2009-4-27 22:14
        4 f6 b) P1 f5 b% Q9 J* D8 A$ K0 b; I& ~0 o$ H+ |& N6 o
        , \) y7 _! ?) u, Z' ]

        ' J3 ^$ H, [+ S% i- [) c
        # X" u6 Z6 _6 k* g, t) {. _5 n% A- a1 m7 N
        把手寬度0 e% P+ T) `/ N1 t" Q
            車把手的寬度大概要比肩膀再寬一些些,至少要與肩膀同寬,這樣操控室才會靈巧有力,而且胸部肌肉自然舒展,可以呼吸得很順暢。太窄的車把手寬度會讓轉(zhuǎn)彎時礙手礙腳,既影響操控也危險,而且也沒法大口呼吸。但過寬的車把手寬度也不好,操作起來會像在開“拖拉機(jī)”(卡車),上半身也容易太前傾,徒增氣力、增加腰部的負(fù)擔(dān)。     當(dāng)將坐墊的角度、高度、與前后位置、還有龍頭的高度長度、以及把手的寬度都照以上的方法設(shè)定對后,騎乘的姿勢便會像圖G1這樣,膝蓋與腿部能真正使出氣力并不容易受到運(yùn)動傷害;上半身則是略成一個“弓”狀,可以自然吸收路面的沖擊與震動;而前手臂微張微彎,也稍微負(fù)載著上半身的重量;手指則是很自然地放在煞車手把上,可以快速輕易地停下車來。

        13

        主題

        73

        帖子

        534

        積分

        三級會員

        Rank: 4

        積分
        534

        新人進(jìn)步獎灌水天才靚妹or帥哥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0-31 10:15:18 | 只看該作者
        4# 新新騎人 . l) y$ |: U1 S- o
        自行車基本騎行技巧
        ------------------------------------------; s" n$ v+ n+ C, X# V
        ' l3 O: d% ], t( L1 z, M
        (一)姿勢
        ! H# s7 S# g! G  E6 Q4 T
        ! ]& w& l) v' p/ z4 s- z  l/ Y  正確的騎車姿勢是:上體較低,頭部稍傾斜前伸;雙臂自然彎屈,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體重心,同時防止由于車子顛簸而產(chǎn)生的沖擊力傳到全身;雙手輕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穩(wěn)車座。2 _( O8 k) I" C# L5 m$ h& t9 {) |/ n$ s
        0 ]4 ?- Q. D% L% L. {
        (二)踏蹬
        4 ]5 L. b4 e8 \. @& H+ K6 P6 t! r2 g0 @6 m. W
          自行車運(yùn)動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腳尖朝下和腳跟朝下式三種。* ~$ o  [( q- Y- }9 U

        1 e+ a" u4 H! @ ?。薄⒆杂墒教さ欧椒ǎ耗壳?,一些優(yōu)秀運(yùn)動員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這種踏蹬方法,就是腳在旋轉(zhuǎn)一周的過程中,根據(jù)部位不同,踝關(guān)節(jié)角度也隨著發(fā)生變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學(xué)原理,用力的方向與腳蹬旋轉(zhuǎn)時所形成的圓周切線相一致,減少了膝關(guān)節(jié)和大腿動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頻率,自然地通過臨界區(qū),減少死點(diǎn)。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對的放松。但這種踏蹬方法較難掌握。
        / j5 r+ r4 y0 f- i
        & f! K) G' B0 f, n1 V ?。?、腳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點(diǎn)是,在整個踏蹬旋轉(zhuǎn)過程中腳尖始終是向下,這種方法踝關(guān)節(jié)活動范圍較小,有利于提高頻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終處于緊張狀態(tài),不利于自然通過臨界區(qū)。5 G3 Q* M- h1 [# L" x

        " T. K4 t+ f6 `$ s& s ?。?、腳跟朝下式踏蹬法: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腳尖稍向上,腳跟向下8~15度,這種方法在正常騎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數(shù)人在騎行過程中作過度性調(diào)劑用力時才使用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點(diǎn)是肌肉在短時間內(nèi)改變用力狀態(tài),得到暫短休息,達(dá)到恢復(fù)肌肉疲勞的目的。

        13

        主題

        73

        帖子

        534

        積分

        三級會員

        Rank: 4

        積分
        534

        新人進(jìn)步獎灌水天才靚妹or帥哥

        6#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0-31 10:15:52 | 只看該作者
        5# 新新騎人 ' e! l& `$ d, N
        轉(zhuǎn)彎技巧
        ---------------------------------------* B" Q: t; l5 ^3 j/ L
        (一)傾斜法:車體為一線,往彎內(nèi)傾斜。
        4 L+ z+ W; M5 ^0 v1 b
        ( A  E1 c3 M1 ^2 X0 p+ W  1、身體重心基于車上往彎內(nèi)傾斜,人車保持同樣的傾斜角度。$ h8 ]/ T! i4 T
          A/ ~; n- P% T
          2、伸直外側(cè)的膝蓋并且下意識的加點(diǎn)力度,就好象你要把腳踏踩下來似的(不過如果你真地把它踩下來的話可別找我們)。
        2 r$ ?& k" L$ f# G8 F& g' @- q- l/ H8 f8 n8 B, T4 H% S' f! x$ n
          3、用內(nèi)側(cè)的膝蓋頂著橫梁,這是一個調(diào)節(jié)你的軌跡的好方法,減少壓力就可以縮小彎度。1 z% ^' S4 S. G9 A8 l; v" s

        ! D% E$ a5 u+ d# w  b  4、外側(cè)的手稍稍拉起車把。
        ) V2 c. u& ^+ H3 D! D  B. K/ y! Q# m2 w! E/ k# Z7 G# w/ U, O- E
          運(yùn)用傾斜的兩個好時機(jī):" g" l  y: K5 @& K
        ; i  f7 D& w, n0 @! c; }
          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轉(zhuǎn)彎處(少于45度)加速
        3 J" r, {  D* J1 A0 [! D: ?, X5 m5 b, C" D; ]
          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不熟悉的彎處& |% X. C$ Q) ^( x- p3 z
        ; R3 W8 Y' {: ~3 i1 f! ?: y
          濕瀝青路上,傾斜的兩個缺陷:$ i! O, R7 i& r+ v' t
        3 X# _/ p2 e  u4 r4 d
          在雨天,盡管這種轉(zhuǎn)彎技巧能給你一個很好的牽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太利于濕滑路面;傾斜技巧沒有相應(yīng)的扭轉(zhuǎn)來得靈敏。8 W& S/ J7 H) ~

        9 \- s5 S! X, ]& l+ X(二)把向法:車子保持直立些,身體往彎內(nèi)傾斜。
        / t1 d6 F6 F. H0 q- o4 Q8 X+ `. c1 s( H
          1、向前挪動,直至鼻子和剎車把成一行。
        * v2 C  \* m' k! p9 w: U" T! |- |. g6 A% I- ?
          2、保持車子直立,身體往彎內(nèi)傾斜(足以讓外側(cè)的手臂伸直)
        / G, K3 X1 k! g0 F$ i4 k$ C6 [5 a) {$ X* e" e7 t7 P9 x
          3、把車把往彎內(nèi)一側(cè)歪。
        1 [! u0 S( t* _" v. B) @# t% \9 |+ n" \; d/ g/ x, a
          4、彎曲內(nèi)側(cè)手臂的手肘把車把拉回,同時外側(cè)手臂把車把推出以轉(zhuǎn)動車把方向。
        # n* U, Q- L: M* n% U9 |" b5 h' W: a4 I4 n
          5、保持兩邊膝蓋內(nèi)扣,繼續(xù)蹬踏。

        13

        主題

        73

        帖子

        534

        積分

        三級會員

        Rank: 4

        積分
        534

        新人進(jìn)步獎灌水天才靚妹or帥哥

        7#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0-31 10:16:27 | 只看該作者
        6# 新新騎人 ' U2 Q1 ^# m. f3 h$ h" G6 g
        自行車上下坡騎行技術(shù)
        ----------------------------------------
          F5 B& n, R4 T( g  上、下坡騎行技術(shù)是公路自行車的一種重要的基本技術(shù)。
        ( O, j2 `  N3 {$ g+ \* o8 ^
        0 l! ]9 E2 \  b( D  Y/ d0 B(一)上坡騎行技術(shù)
        7 B5 q( F" A8 f9 @. U/ U% o5 l- J: [+ M; e; b
          上坡騎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動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況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騎行或提拉式騎行方法,否則會過多地消耗體力。遇到短距離坡路,應(yīng)充分利用物體運(yùn)動的慣性原理,輕松地踏蹬,快到坡頂時可采用站立式騎行,把速度盡可能提高,給下坡加速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遇到漫長的上坡,要根據(jù)自己的體力狀況及時調(diào)整傳動比,不要等到騎不動和速度完全降下來時才改變傳動比,要堅決避免重新起動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坡路較長或有陡坡時,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騎行方法,調(diào)劑用力部位,讓部分肌肉得到休息。3 t/ H  C; O, n! o8 e9 Y* L

        & H1 i: k1 l, {  上坡時跟車不要太近。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車常常左右擺動,跟車過近,可能發(fā)生碰撞。再者,上坡時速度顯著下降,跟車反而會使自己的騎行方法受到限制。9 C: l' d8 w" [5 R" v; R8 m
        * Q  S( P) Z% r) ?0 V9 g
        (二)下坡騎行技術(shù), ^- f% {! A+ P  J" v4 p& w

        3 X7 t+ q1 x7 X9 `6 y  下坡騎行要達(dá)到理想效果,就要勇敢機(jī)智,膽大心細(xì),精力集中,兩眼密切注視前方路面,隨時準(zhǔn)備果斷處理路面上出現(xiàn)的任何情況;不僅要充分利用車子運(yùn)動慣性滑行,而且要敢于主動踏蹬,加大速度。
        % z. U, ^1 g6 ~/ q  F# i" N; p5 J
          轉(zhuǎn)彎時,身體和車子要保持一致,向里傾斜,上體和車子保持一條直線,以克服離心力。傾斜角度根據(jù)速度和彎道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得超過28度,否則就有滑倒的危險。
        8 }- @) |$ U! P* \! |4 N轉(zhuǎn)彎前要控制車速。用點(diǎn)閘的方法逐漸減速,剎車時,盡可能前后閘同時使用,前閘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閘,要求前輪的方向和車子前進(jìn)的方向相一致,否則,會因騎行者的體重和車子慣性受到限制而導(dǎo)致摔跤。進(jìn)入彎道后將閘放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減速。彎道上使用后閘不要過猛。否則車子可能掉頭或滑倒。

        13

        主題

        73

        帖子

        534

        積分

        三級會員

        Rank: 4

        積分
        534

        新人進(jìn)步獎灌水天才靚妹or帥哥

        8#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0-31 10:17:04 | 只看該作者
        7# 新新騎人
        , ^& M+ q1 N; a0 r) y剎車的技巧
        前剎車能提供你非常好的制動力,但是也可以讓你變成空中飛人,下面我們告訴你如何剎車。) i2 X7 M5 e  j' U( F
        $ l$ K% K) m' \; |, s
        (一)使用前剎車的時候?qū)⒅匦耐笠?7 A# t: z. n) z7 C( O
        6 t3 q6 q3 o. d  i
          當(dāng)你使用前剎的時候,你的重心會因為慣性而自然前移,你必須練習(xí)當(dāng)你開始剎車時,有意識地將你的重心向后 移動(身體放低,屁股往后移)。重心往后移的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剎車力量。
        7 e1 \" w. ?; B5 G  j7 K$ v9 B- f) N: m
          你可以在沙地或有點(diǎn)濕滑的平地上練習(xí),加快速度使用不同的力道壓下你的前、后剎車,了解如何控制你的剎車?;蛟隍T行的時候詢問高手他是怎么使用剎車的。
        : w$ ~% F- c9 I) Z# P
        2 i5 {* n4 s. Z4 {$ C(二)轉(zhuǎn)彎時減低前剎的力量  ?" P7 c) h3 V" M2 s! z1 P

        ( ?# @- ]3 J# q' w  和駕駛汽車一樣,在轉(zhuǎn)彎的時候你必須要降低速度。如果你在轉(zhuǎn)彎的時候使勁地壓下你的剎車,你將會產(chǎn)生側(cè)滑而失去控制。在轉(zhuǎn)彎的時候同時使用你的前、后剎車來降低你的速度。當(dāng)剎車的時候你前輪的反應(yīng)會降低,所以減少前剎車力你的轉(zhuǎn)彎將會更完美。2 E9 `+ g) b9 s" X" }+ G" O" _
          如果你在一個下坡的急轉(zhuǎn)彎,需要使用到剎車時,盡量使用后剎車的力量。如在平地上,在最后一刻剎車時將重心往后降低以前面 30% 后面 70% 的剎車力量,來作剎車的動作。/ S* H8 K4 @  I% r7 A/ Q

        3 ~) g! r5 \# i+ z* z/ ^1 U) l" z(三)不要過度的壓下前剎
        % m" B1 A5 ^" }+ c% w! T: s/ _, I# m
          "慣性是你的朋友",你需要速度去通過巖石及障礙。不然輪子將會停止轉(zhuǎn)動,將你拋過把手。過度的壓下前剎會使你的重心前移,導(dǎo)至車頭下傾。5 Y' @' Y7 Q3 n9 A: `" B
        * T8 ?& Z! @, h( F0 P
          如果你在險峻下坡的轉(zhuǎn)彎中使用前剎,這時你必須同時控制你的前后剎車,不可過度地用力一直的按著,這時你可將剎車作一放一按的動作,以防止剎車鎖死的現(xiàn)象發(fā)生。

        13

        主題

        73

        帖子

        534

        積分

        三級會員

        Rank: 4

        積分
        534

        新人進(jìn)步獎灌水天才靚妹or帥哥

        9#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0-31 10:17:39 | 只看該作者
        8# 新新騎人
        9 U; Y+ M. D  Y, e山地車騎行技巧——簡單的小技巧使你更像專業(yè)騎手
        -----------------------------------
        - Z) l- C. T; T4 T) S  騎著你的山地車上路,同家人與孩子一起沐浴在郊外的大自然中,享受郊游的快樂。有一兩件事可能會圍繞你:亦或在騎山地車行進(jìn)中,你肚子餓了想要掏點(diǎn)東西吃,但是當(dāng)你放開手單手騎車時卻很容易摔倒;您想喝水時,你的水壺卻好象離你遠(yuǎn)了些而難以拿到;當(dāng)你要觀察后方的情況時,不要擔(dān)心,經(jīng)由我們說明之后,這些小技巧只要稍加練習(xí),你就會非常熟練,好象是生來便有的能力。  F7 X: O/ z  z
          l2 {! S. p7 h
          1、口干嗎?假如可能的話,先找一條平坦的,或者是稍稍下坡的道路,(凹凸不平的路可不是將一只手松開把手的好時機(jī)),不要停止踩踏板,而且保持向前看,而不是看著你的手,一只手肘微彎,握住把手。手肘微彎能夠吸收石塊路面帶來的震動 ,同時能夠穩(wěn)定你在喝水時任何影響山地車方向的動作,另一只手伸下去拿水壺,這時,也不可以看下方而是保持直視正前方,這樣不停地反復(fù)練習(xí),直到很熟練為止。 如果你的水壺是小號的,伸手下去時,要抓它的瓶蓋部份,如果是大號的水壺,便握住瓶身凹下去的地方,在喝水的時候,水壺要向嘴角側(cè)面,以免遮住視線。用牙齒拔開瓶蓋,喝完水后,用你的身體來壓住關(guān)上瓶蓋,然后將水壺滑順地放回架上,這時仍然不可往下看,保持直視前方。如果此招不行,那不如就帶個奶瓶上路,或試試使用一種不用動手的飲水系統(tǒng),只要將一支吸管放入嘴中便可以了。 5 K* H# p1 y% J- `; g- O1 g
        + t# Z4 w' @4 v' z8 E$ d/ M; M
          2、往后看的時候,你的手不能離開把手,同時要注意前方路面,當(dāng)你從左肩扭頭往后看時,將你的右手放松,手肘處微彎,這樣雖然你的上身扭轉(zhuǎn)了,卻仍能保持山地車筆直的方向,假如你騎得非??斓臅r候,你也可以很快地從你的左臂下方低頭很快地查看后方一下。 如果你需要比較長時間去查看后方,那你就必須坐正上身,右手抓住靠近豎管處的龍頭,然后放開左手,身體在座墊上稍稍扭轉(zhuǎn)向后看, 一個職業(yè)化的小技巧:當(dāng)你與另一個人同騎時,當(dāng)你回頭時,坐正并輕觸你同騎者的肩膀,這樣會幫助你騎直線。
        , i# ^* f( }2 R; g" V3 W$ U2 _' ~! Q$ }; A! \
         ?。?、如果你打算乘騎山地車超過一個小時以上,那么就有必要在衣褲口袋中準(zhǔn)備一些由天然食品制成可以增強(qiáng)體力的塊狀食品,當(dāng)然你不可能用雙手來吃一頓午餐,你只能夠吃這種簡單包裝的食物。在行前,你就應(yīng)當(dāng)將包裝的塑料紙撕開一些,這樣當(dāng)你取食的時候便不必要大費(fèi)周折。同時放置這些食物的地方,最好是很輕易可拿到的口袋而不是與地圖等混雜一起的深口袋,取起來極不方便。 當(dāng)你準(zhǔn)備進(jìn)餐的時候,將身體坐正,并將一只手握著豎管旁的龍頭部份,手肘微彎來減少震動,然后再掏出食物,順著你早些時撕開的部份往下撕去,然后便可以吃了。記住,吃完不可隨地丟外皮,應(yīng)當(dāng)放在背包中。
        5 v- C$ I. p0 Y! [, @. O: w: h7 j0 s/ J0 i
         ?。?、搖擺不定的騎手在團(tuán)體的乘騎中是危險份子,就算是個人單騎,也會在擁擠時危及他人。假如你對自己騎車沒有把握走直線,那么你就應(yīng)該在路邊的白色漆線上沿著線來練習(xí)。但如果你的手臂及上半身無法放松的話,這次簡單的練習(xí)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自然放松。將你的雙手輕握把手,雙肘微彎,眼光放在前方約30呎外,但不要集中注意力在直線上,只要知道你在順著這條線,不久之后你就會發(fā)覺自己走得十分穩(wěn)定。

        13

        主題

        73

        帖子

        534

        積分

        三級會員

        Rank: 4

        積分
        534

        新人進(jìn)步獎灌水天才靚妹or帥哥

        10#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0-31 10:18:17 | 只看該作者
        9# 新新騎人
        : h, x5 c) L- D! C2 N: H% |$ @  w9 D8 S; U  h1 V
        ( y4 \2 Y# P% D5 L* N% u

        + c" _% p, _5 d* u爬坡八要點(diǎn)
        1. 放松。很多人要上坡的時候,總是手把抓得很緊。這是很自然的反應(yīng),可是用在騎車上坡卻不適當(dāng)。你應(yīng)該輕松的抓著手把,這樣,你不但省力,比較能吸收震動,碰到障礙或松軟路面也比較不會失控。你可以把手和下巴當(dāng)指標(biāo)──你雙手抓得越緊,下巴咬得越緊,肩膀和上半身通常也就縮得越緊,爬起坡來也就越吃力。
        8 n: n! M# X2 ?; `" K/ x% x% ^& |4 H& a. P
        2. 踩踏采用高轉(zhuǎn)速。如果你的齒盤和腿力都容許,上坡時踩數(shù)盡可能保持每分鐘七十轉(zhuǎn)左右(以上亦可)。采重檔低踩數(shù)踩起來比較重,會增加心跳、耗能,自己也會覺得比較吃力。這樣,等到真正需要最后一把勁的時候,你已經(jīng)沒有力氣了。注意力集中在踏板上,有意識的踩圓圈,整個圓圈平均施加壓力,每一圈都踩完,踩完整。踩到底以后腳踵不要提高。
        ; A: X$ N! w4 I/ r7 k' e: @
        0 o5 U6 `" P  w5 C/ O3. 交替使用不同的肌肉。如果是爬長坡,屁股在坐墊上的位置可以前后交互調(diào)換:在后面的時候,大部分使用屁股的肌肉,雖然效率較低,但是力量比較強(qiáng);換到前面時,大部分使用腿部肌肉。你可以這樣思考:上半身前傾大約四十五度時,大部分使用屁股肌肉,上半身比較直立時,使用大腿肌肉。兩者互相交換調(diào)節(jié),彼此都有機(jī)會休息。
        ) U! Y5 O2 U) H( N7 a& p
        : a6 D  S: a1 _6 Y4. 改變呼吸習(xí)慣。呼氣的時候?qū)P牡淖尭共俊竿碌簟够蚬室獍迅共俊竿鈹D」,用力呼氣卻被動吸氣(和平常的習(xí)慣相反)。這種方法能夠改善「氣流」,讓你不會喘不過氣。爬坡的痛苦與緊張常常使騎士摒住呼吸,作不平均的喘息,這一點(diǎn)必須覺察,改變。可是呼吸還可以幫助踩踏。讓呼吸和踩踏同步(不一定要一對一)。除了短坡、極陡坡之外,爬坡不但要懂得用力量,還要注重節(jié)奏。
        ' X6 r/ s$ u9 w
        - ]# f% Z; {  `, H5. 排路線。爬坡時,特別是崎嶇的路面,排路線非常重要。爬坡時你的動力本來就比較少了,可是每一個障礙都會消耗你的動力,所以你要避開難騎的路面。爬坡時眼光放在遠(yuǎn)近兩點(diǎn),遠(yuǎn)點(diǎn)在前方約六、七米、十米不等。近點(diǎn)注意當(dāng)下的輪下,每通過這一點(diǎn)就要在遠(yuǎn)近兩點(diǎn)間排出三、四個通過點(diǎn),依此路線前進(jìn),一路如此。這樣你才不會「突然」遇到難騎的路面,措手不及。 ) D$ N* z8 ?5 e. }

        ' `$ G2 g; x2 M6 p' `6. 騎外彎道。爬坡遇到轉(zhuǎn)彎時,你眼前會有兩條曲道,內(nèi)曲道比較短但比較陡,外曲道比較長但比較緩,盡可能*外曲道騎,雖然比較長,不見得不利。
        4 h+ Z( g3 o9 j4 M+ U$ f
        5 m$ i: ]' I  L9 K7. 盡可能保持正前方直騎。左右穿梭是爬坡到了沒有辦法最后的手段。稍稍一點(diǎn)轉(zhuǎn)向,縱然只有一度,都會增加百分之六(車輪的)前滾阻抗,三度的轉(zhuǎn)向,前滾阻抗增加到百分之三十。盡量保持正前方直騎心理勉強(qiáng),生理舒服。 * S  f& P: Z" f) Z# Z+ ]$ a5 T
        4 O$ V' i7 _; s* }' a
        8. 觀想。尋找五、六米、十五、六米前方路面上一個點(diǎn),假想那個點(diǎn)和你的單車之間有一條繩子一直在把你往那個點(diǎn)拉。聽起來有點(diǎn)蠢,可是卻真的可以幫助你爬坡。
        & O$ ]" h- _) Q" z7 g
        / n% Z/ a, w7 R. ~- m6 \' y以上八點(diǎn),各位騎乘勇士可以實際細(xì)細(xì)體驗一下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小黑屋|手機(jī)版|Archiver|
        快速回復(fù)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