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日韩动漫一区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 <s id="5qefj"><abbr id="5qefj"></abbr></s>

      <legend id="5qefj"><u id="5qefj"><thead id="5qefj"></thead></u></legend>

        秦嶺信息港

         找回密碼
         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森林防火
        查看: 155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刑法專家談李昌奎案改判死刑否認存在輿論審判

        [復制鏈接]

        301

        主題

        1055

        帖子

        1萬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7841

        靚妹or帥哥灌水天才幽默大師新人進步獎論壇元老小有名氣知名人士 著名寫手職業(yè)作家知名作家論壇精英著名精英論壇長老一代水王發(fā)帖明星愛心大使熱心版主論壇名人灌水天王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fā)表于 2011-8-24 21:05: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刑法專家談李昌奎案改判死刑否認存在輿論審判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4日05:05  人民網-人民日報 * y6 o/ c' l. Y  ~
          本報記者 白 龍6 g! S! f0 b' Z

        ) n. m+ Y" }0 S- A9 f  8月22日,備受關注的李昌奎案在一審判死刑,二審改死緩后,云南高院再審又判死刑,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本案啟動再審是否有利于維護司法權威?是否會導致 “翻案風”?改判死刑是“網絡審判”、“輿論審判”嗎?記者就公眾關心的問題,采訪了我國著名刑事訴訟法專家陳光中教授和著名刑法專家高銘暄教授。* P+ ^. k0 A6 T, q
        $ a0 N2 L+ s* ~9 U
          改判體現(xiàn)了罪刑相應,體現(xiàn)了有錯必糾,體現(xiàn)了公平正義& w& |7 |0 y+ ?

        : m* ^0 h+ {6 u) T7 H+ b1 b  記者:二位如何看待李昌奎案再審改判?
        " T. L, {$ o: ?7 I$ l% ~& r: j! r+ {. Z( b6 m, v4 W5 y
          陳光中:被告人李昌奎強奸、殺害女青年后,又殘殺另一無辜幼童,罪行極其嚴重,雖有自首情節(jié),但不足以從輕處罰,依法應當判處死刑。再審改判李昌奎死刑,體現(xiàn)了罪刑相應,體現(xiàn)了有錯必糾,體現(xiàn)了公平正義。- z6 c# R. U5 v* A7 d% o7 T( j

        7 |9 ~4 Y9 A! {  高銘暄:再審改判較好地把握了法律、政策和民意,充分體現(xiàn)刑法的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實現(xiàn)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
        8 Y8 N1 o' Z/ C% _# j! d# r- h) v
        * `. \' r+ S' Y6 h# R6 n  改判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真正維護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權威
        1 Z0 Z- d3 z5 `* G/ ^! ^* I! |
        , ]3 s' Y: R( r5 T- W  記者:有一種觀點認為,本案啟動再審不利于維護司法權威。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  ]# [) X2 ]

        ; }  l+ n$ y1 R% r1 `  陳光中:這種觀點值得商榷。司法的權威是建立在裁判公正基礎上的,只有公正的裁判才具有真正的權威。違背了事實和法律的錯誤裁判,談不上有無權威問題。3 V5 G& V2 ?' {; W- x

        2 y# U& D% }7 r$ E  Y1 u; e0 S. S. V% q  為追求司法公正,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我國法律規(guī)定了審判監(jiān)督程序,允許啟動再審糾正確有錯誤的生效裁判;為維護法的安定性,立法又嚴格限定了啟動再審的條件,對提起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審持特別慎重的態(tài)度。提起再審,并不意味著必然改變既判。李昌奎案二審改判死緩不當,嚴重背離了公眾對公正的評價,再審改判死刑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是真正維護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權威。6 U( b2 m! J+ x

        * m" t; ~1 f) U  再審濫用將損害司法審判的權威性,不應將其他案件和李昌奎案作簡單類比
        4 ~& Q& Y5 x5 @* x- H9 ]' [% X
        0 P# f/ Z- l/ B1 ?( j1 Z# w$ \  記者:云南高院依照二審審判程序和審判監(jiān)督程序,由同一個審判委員會先后作出死緩和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判決,是否合適?5 e6 T$ U, s6 ?" f  D& `

        5 K1 T# c6 ~5 R" a# O6 d% W: q  陳光中:云南高院審委會決定再審,符合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再審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審判程序,對案件事實、適用法律重新進行全面審理。云南高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對案件進行了審理,審委會根據(jù)再審查明的事實,討論決定對該案改判死刑,符合刑訴法的規(guī)定。刑訴法沒有規(guī)定審委會要在再審中回避。; C/ o; s8 j! C
        ( G: O& ?) J. T% \1 Z
          記者:李昌奎案的再審是否會引起更多案件效仿,導致 “翻案風”?
        ' x  D8 {& m' }* l# G
        9 g. e$ x7 Q& D  陳光中:刑事再審程序是一種補救性的特殊制度,只適用于糾正個別確有錯誤的生效裁判。不應將其他案件和李昌奎案作簡單類比?!笆澜缟蠜]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何況形形色色的刑事案件?死刑案件判決是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作出的,與當時司法環(huán)境密切相關,并且不同時期、不同地方、不同情勢下,法官對寬嚴尺度把握會有一些差別,都是非常正常的,也完全符合審判規(guī)律。
        $ n( n/ s- k: Y, h; u- {; u3 L9 g% K2 k: h1 Q$ I  ]+ t0 m
          實踐中,絕大部分案件是公開審理的,也有部分案件,如涉及個人隱私,或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開審理。即便是公開審理的案件,據(jù)我所知,出于保護被害人隱私、維護被害人名譽、照顧親屬情緒等因素考慮,一些涉案情節(jié)例如被害人過錯等,也有可能不在裁判文書上明確表述,更不見諸報端,但是法院在量刑時必須考量。因此,不能僅僅根據(jù)裁判文書或相關報道,即對相關案件進行簡單類比,甚至據(jù)此作出不恰當?shù)脑u價。不當啟動甚至濫用再審特殊程序,不僅將極大損害司法審判的權威性,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同時,也極易造成司法權的濫用,侵害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 `0 s( V8 B5 w' h6 b0 u/ }
        0 r/ z) F/ Y( {1 c8 J  李昌奎案二審不當改判死緩,并不能說明我國現(xiàn)行死刑政策本身有問題0 V9 x! P! L3 [4 B/ j/ u& ^# I7 M9 w
        4 l1 V6 u) e$ a+ T7 c
          記者:您如何看待我國現(xiàn)階段的死刑政策?
        7 L+ B) {) X! [/ Y/ d! Z% F1 c3 ^* t3 U
          高銘暄:我國實行保留死刑,嚴格控制、慎重適用死刑的政策。這也是黨和國家多年來的一貫政策。保留死刑,符合現(xiàn)階段中國的國情,適應社會治安形勢的需要,但死刑畢竟是剝奪生命的最嚴厲刑罰,應當嚴格控制,慎重適用,確保死刑只適用于極少數(shù)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
        / D4 z; k, R" _) i0 J( l4 O6 y1 ~- N
          人民法院對故意殺人、搶劫、強奸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依法嚴厲懲處,符合死刑適用標準的,堅決判處死刑;對于因戀愛、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引發(fā)的命案,被告人事后積極賠償,取得被害人家屬諒解,以及被告人具有法定從輕情節(jié)的,充分體現(xiàn)政策,依法從寬處理,盡量不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經過幾年努力,死刑案件質量有了充分保證,適用標準趨于統(tǒng)一,死刑案件數(shù)量也有所下降;與此同時,全國社會治安形勢總體穩(wěn)定,嚴重暴力犯罪特別是命案穩(wěn)中有降,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這也為刑法修正案(八)廢除13個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創(chuàng)造了條件。事實證明,保留死刑,嚴格控制、慎重適用死刑的政策,符合我國國情,順應國際潮流,是完全正確的。- E, Z5 Y' m/ e* g
          `8 P" ?' r: ?. u9 L0 ]6 M  I9 I6 J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李昌奎案二審不當改判死緩,并不能說明我國現(xiàn)行死刑政策本身有什么問題,只是執(zhí)行死刑政策過程中在處理個案時出現(xiàn)的偏差,屬于個別現(xiàn)象。司法機關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及時再審糾正偏差,恰恰是正確貫徹我國死刑政策的體現(xiàn)。李昌奎案當事人間有親戚關系,過去有過提親的背景,但是強奸犯罪并非“民間糾紛”。
        4 F1 D  e; Q! Z/ l
        8 q4 _9 A# W$ W6 u$ h8 I! S  自首只是量刑時考慮的情節(jié)之一。如罪行本身特別嚴重,即使自首也不予從輕
        4 R: c* [  E+ i) u! r; X
        , k# y0 _4 _9 i9 c( F: d' g% `  記者:李昌奎有投案自首的情節(jié),為何還要判處死刑?
        : B6 h- ^) I1 D& f% j
          W2 @( g- |$ n5 n1 U# ?2 m# a  高銘暄:刑法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自首是法定量刑情節(jié),表明犯罪人與司法機關采取配合態(tài)度,因此一般都應當予以從寬考慮。刑法第六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jù)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jié)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guī)定判處”??梢?,人民法院在決定刑罰時,首先還是要考慮犯罪本身的社會危害性,自首只是量刑時考慮的情節(jié)之一。如果罪行本身特別嚴重,即使自首也可以不予從輕。本案被告人李昌奎連殺兩人,還有強奸行為,罪行極其嚴重,應當判處死刑,即使構成自首也不足以從輕處罰。$ \; D& @0 f6 p! F
        , d/ o: z: `: n- ]8 p  L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判決結果也要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和社會的評論, M% W6 s. ^: Y) y& B: A

        3 M1 ?! ?! K6 k' L3 x" V  記者:有人稱本案改判是網絡炒作的結果,是“網絡審判”、“輿論審判”,您怎么看?
        7 y9 M; `0 Y- T0 ]7 ?
        : @' i5 ?* J  V. r  高銘暄:網絡和媒體都是民意表達的方式之一。我國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干涉。但這并不意味著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可以不尊重民意,不考慮輿情。因為法律本身就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判決結果也要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和社會的評論。李昌奎案二審改判確實引起輿論熱議。但云南高院再審是根據(jù)被害人親屬申訴等啟動,是嚴格依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進行的,改判也是根據(jù)再審查明的事實,依照法律規(guī)定作出的。這與所謂的“網絡審判”、“輿論審判”是完全不同的。
        9 M' z  F1 W/ ^$ F8 i" n4 D" h
        ; O* }# p+ J: `  鏈 接
        0 |8 q. v8 K2 g. V) G( b- ~9 K' O. i/ W9 D  J5 Q! ~- E5 I6 d( m+ ^( d
          根據(jù)刑訴法的規(guī)定,對生效刑事裁判啟動再審有四種情況:0 b6 A2 H3 u7 _4 N8 e" w+ r

        7 k5 O9 |- j, d& H+ O* y$ ?- K  一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經審查符合再審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 h; s) n+ L6 _
        8 [; V' a$ X' Z- T& e  R
          二是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發(fā)現(xiàn)本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在認定事實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再審;
        9 ~* G* G' J5 n6 F
        $ ]/ @& Z1 _2 k/ c) N7 |; Q  三是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如果發(fā)現(xiàn)確有錯誤,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  R" p; G" j1 H! r3 n! Z2 r
        5 L6 @# Y3 u( {  四是上級人民檢察院抗訴啟動再審。8 G1 v5 X$ D1 h; l7 k$ }2 f

        - d# \; q; {! P: V3 G# z  啟動再審的法定情形主要是:有新的證據(jù)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據(jù)以定罪量刑的證據(jù)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jù)之間存在矛盾的;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W4 e- K' G' C/ n' j
        * M) q5 X; Z; v0 K) x1 v* e
          這些規(guī)定,都是為了保障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生效裁判中的錯誤,體現(xiàn)了實事求是、依法糾錯的精神。李昌奎案就是云南高院根據(jù)被害人親屬的申訴,審查認為原判適用法律確有錯誤而依法提起再審的。
        $ y; {' ]& ^5 {% m2 `; {0 u+ [& e0 W$ e
        2 C: ?" X. |1 b' n  【媒體評論】:; _4 g. [& t8 s- Q1 A

        & B# b7 S! k( s( v, n$ O  齊魯晚報:李昌奎案緣何讓民意糾結
        - B5 @8 G' H" ^" F, o
        1 A4 ?7 b* U5 E8 w3 h5 s  京華時報:司法需敏銳洞察社會影響
        5 e! q. l" u) s' k) O
        " Z/ `; f$ l, Z& K& B7 r; j  東方早報:李昌奎案再審,死刑離正義還有多遠# G: Q& `# v: q& F9 Z7 i
        ! j2 p/ |"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