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體中國人”是怎樣被感動的?6 G! c! j) V, ]7 w3 B, i# l
3 v+ P0 n, b+ L) m) r5 D& K: T1 Y$ L) y$ B. B$ b
幾位具有“高尚職業(yè)”的中國人,對全體中國人頒發(fā)了一個“年度特別獎”。2月5日晚,央視一套播出2008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儀式,頒獎儀式打破常規(guī),將年度特別獎授予了全體中國人。 : p& E d" w6 T; J- w( ^
2 Z; {. f N1 w1 ^ J
評獎組委會在頒獎詞中稱:“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倍胍暋陡袆又袊分破酥觳ㄕf:“……但在年度特別獎上,我們今年卻難以取舍。整個2008年帶給我們震撼、感動、驚喜和痛愴。最終我們決定將這個獎項授予全體中國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2008年大事的感受者、親歷者、受害者、拯救者。” 5 E6 M5 c/ h0 J+ O
) V$ ]1 ^& B1 p3 V: J5 D
但瀏覽門戶網站的新聞跟帖和人氣論壇上的發(fā)言后不難發(fā)現,獲得大獎的中國網民對此并不領情。不僅不領情,諷刺挖苦或謾罵指責“《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的言論還占據了絕大部分跟帖位置的網頁。
% T4 S7 u( O X+ g* c6 g9 r" [& B3 U: p2 D0 M. |( S3 ^8 M: B
至于設獎、評選的“資格”、授權等問題,我們可以回避不談。這活動,不過是在特定體制規(guī)定情境中的一種做媒體、做電視的特色方式。理解這一點的人,則對此活動既無苛求,也不在意。然而,這個評選還是讓許多具有“理解萬歲”情懷的人忍不住怨言,因為,此事、此獎,的確是過于“無厘頭”;而網民群發(fā)惡評,也多是為了展現一下“我并不傻”的姿態(tài)。 $ c4 B% ]2 |9 D% F
% L+ D" Y2 a* V: ~% V, x7 ]7 d$ `! N9 n
“每一個中國人,無論你生在地球哪個角落,只要你是黃皮膚、黑頭發(fā),你都是獲得‘感動中國’獎的一員,因為大家都是同心同德的。”——這個評獎的“種族主義標準”,新鮮到史無前例,也荒唐到史無前例?!耙驗榇蠹叶际峭耐碌摹?,這理由毫無根據,事實判斷一塌糊涂?;\統(tǒng)說“每個人都是2008年大事的感受者、親歷者、受害者、拯救者”,顯然也是不對的——受益者、被拯救者、加害者、失職者、旁觀者、批評者……都是“中國人”當中的一部分。
; [0 D% o. B1 Y, ]% z% {" R t" B# n- n; V8 m* k" N
發(fā)言的網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和對嬰幼兒下手的毒奶制造團伙不是一伙的,他們羞于和豆腐渣工程的“建設者”、紙老虎的炮制者、猥褻女童者等犯罪分子并列“登上領獎臺”。他們仇視發(fā)國難財的貪腐者,同時也不承認那些“發(fā)國威財”的人感動過自己。所以,他們說:“請不要把我和小偷們放在一起。我還有些面子呢”、“我覺的我不夠格”、“本人拒領此獎!”
( l4 I7 B- ?2 O! T9 ]
* c% ^. h4 G g! p. \ “優(yōu)秀的官員、為國爭光的運動員、杰出的知識分子、出生入死的人民衛(wèi)士,還有那些并不具備豐功偉績的普通人”——對頒獎文字中這樣的“排列順序”,表示不滿的網民有不少,有人提醒“請注意順序,順序,順序!”這倒是錯怪人家了,其實這樣的順序,正是高度重視、嚴謹研究后的結果,事關緊要,反映出了活動宗旨。
' \% c/ W5 @7 _6 P) K1 q" U
* G) ?- M7 o F! v 從“實用性”方面調侃此項大獎,網友“太有才”的表現值得一提。網易黑龍江大慶網友問:獲得2008年感動中國特別獎,可以寫到簡歷上么?接著就有人回答:一定要寫上,這是我從幼兒園開始獲得的第一個獎!
1 |8 P j3 w% x- ]* e5 `
0 R3 X* r( e, l7 Y 另有網友說:“作為獲獎的一名中國人,請問下CCTV和主辦方,我下崗了,你的證書能幫我找工作起到作用嗎?如果不能的話,能給個紀念品行嗎,它還實惠些!”“現在我們可高興了,全國人民都獲獎了,懦懦地問一句,我有這個獎,孩子上學能少收一點錢嗎?買房能優(yōu)惠嗎?”中獎原來是這么簡單,以至于一網易廣西玉林網友如此“遺憾”:我兒子今年出生的,就這么錯過了…… / L3 q: \1 @0 \- R" Z- A
6 v8 S2 s7 B# b5 T 是的,“中國人”自己給自己發(fā)獎,通過“代表頒獎”的方式,自己安慰自己,自己學習自己,評選到了這種地步,連忽悠的價值都不復存在了。就算自慰吧,也要講點邏輯么,而制造邏輯笑話則成了自瀆。要是評委們的邏輯成立,把特別獎給“全體地球人”更好——那才顯著咱中國人地位高、牛氣足不是? 5 Y( p" `# O2 i* A4 h: o
) P# |) K2 ^9 h4 ?( _* _; s1 `
中國人在網上拒領大獎并“惡語相向”,不再假裝被感動,實為民智初開之一例。對此,類似活動的組織指揮方,似乎亟需“認清形勢”,重新審視自身的“精英身段”以及“文化價值”。 $ d8 o& X8 }/ F7 e; h; d
# W1 a( f3 N- j7 R. w3 }% D: J- i 只要評選結果和公眾的“被感動記憶”不離大譜,大家對此類活動還是會抱著欣賞態(tài)度。過去的特別獎都是授予群體的,而有些特別的2008年,“感人群體”其實比歷年更容易評選。說點“建設性意見”:如果不把特別獎授予快速出現在地震災區(qū)的山東莒縣農民,如果不授予在地震災區(qū)捐建多個希望小學而無一垮塌的民營企業(yè),如果不授予堅韌、厚道、寬容的四川災民……那么,把這項特別獎授予5.12震災后的全體志愿者,有誰會對評委們冷嘲熱諷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