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戶縣城西約1.5公里處,有一片碧波蕩漾的水面,這就是唐代詩人渼陂湖畔們屢加吟詠的游覽勝地渼陂。發(fā)源于終南山谷的渼水匯合了胡公泉、白沙泉諸水北流,經錦繡溝后蓄積成湖。渼陂也稱美陂,一說由于其水甘美而得名,一說由于陂中產魚甚美,故稱渼陂?!妒乐尽罚骸暗赜形逦囤椋a魚甚美,因名之?!?font class="jammer">) P$ x! O; f4 Q! s3 I# Q
唐代時候,渼陂是一個相當大的湖,據(jù)《元和郡縣志》載,渼陂“周圍十四里”。當時人們常在這里泛舟游玩,著名詩人杜甫、岑參、韋莊等都常來渼陂游玩,并在他們的詩篇中留下了當年渼陂“波濤萬頃堆琉璃”、“菱葉荷花靜如拭”(杜甫《渼陂行》詩句)的美麗風光。宋代大詩人蘇軾在陜西做官時,有朋友送給他以美味著稱的渼陂魚,詩人自從離開南方后多年沒有吃到這樣的好魚了,飽食之后,揮筆寫下一首《渼陂魚》詩,盛贊渼陂魚之美。據(jù)《郡縣縣志》記載:“元季以后,以陂魚可治痔,游兵決陂取之,陂逐廢,其地皆為水田?!鼻迦笋T壅筆下的渼陂,已經只有“稻花漠漠野田平”了。
+ }# d: P4 X" ?% s0 u% `5 S* i 渼陂湖約有五百畝水面,湖中有兩座湖心亭,湖中小島上為紀念杜甫泛舟渼陂而于宋、明兩代修建的空翠堂,也已整修一新。小島與湖岸有九曲橋相連。渼陂湖從周朝起,就是帝王將相矚目之地。湖西岸一里處高大的覆斗形土堆就是“周王季陵”,渼陂湖西南,是神話故事中劉海的故鄉(xiāng),有玉蟾臺、劉海廟、金蟾池等古跡遺址,道教圣地樓觀臺和重陽宮距此僅咫尺之遙( a8 I) s7 j) @; w4 U
# E: h- R& h5 o1 Q: K
) `/ q9 z( v; w8 a' K$ [
1 m5 ]) h, u" s2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