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翻身要經歷艱苦的重塑過程,而不是忽然拿到一些“榮譽”,社會評價、消費者口碑就上來了。有些事,還得慢慢來。
12月21日,“2019中國中藥創(chuàng)新發(fā)展論壇暨《中國中藥企業(yè)社會責任報告》發(fā)布會”在北京舉行。鴻茅藥業(yè)、鴻茅藥業(yè)副總裁分別榮獲“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yè)”和“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年度人物獎”榮譽稱號。& o9 @* Q. t5 g& ~. x1 Z
鴻茅藥業(yè)獲獎,引發(fā)輿論沸騰。自2018年“跨省抓醫(yī)生”事件后,鴻茅藥酒及生產企業(yè)的種種問題就不斷被媒體曝光,“嚴重缺乏社會責任感”也成了很多人對涉事酒企的直接觀感。 - D X. V9 [* o y
1年前,鴻茅藥酒入選當地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擬表彰名單,公示期間曾受到輿論強烈質疑,最終被“拿掉”。這一次,涉事酒企又獲得“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yè)”,未免顯得有些諷刺——要知道,2018年該企業(yè)曾因跟那起“跨省抓醫(yī)生”事件扯上邊而備受詬病,在此背景下,其還能獲“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yè)”,這不止讓很多人三觀凌亂,更跟“社會責任”和“明星企業(yè)”的概念直接抵牾。! q% ?4 E- R4 I* s
“社會責任明星企業(yè)”是種褒揚性稱號,獲獎者理應名至實歸。如果一方面是公眾口碑“不理想”,另一方面卻榮膺“履行社會責任明星”,這樣的分裂就不僅是寒磣當事企業(yè),而且也會喪失公信力。2 B9 K) K" p6 c
雖然不知道此次有關獎項的評獎標準是什么,但以往鴻茅藥酒的某些劣跡,也顯然與“履行社會責任”的標準有些距離。如此前鴻茅藥酒配方是否合理、做虛假廣告等方面就曾飽受質疑,而近10年里被處罰過2630次,更是早已被證實了的事實。
2018年一篇題為《近10年違法2630,次鴻茅藥酒何以如此“執(zhí)著”》的報道就曾提到,據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新聞發(fā)言人介紹,鴻茅藥酒既不是酒,也不是保健食品,而是擁有“國藥準字”批準文號的藥品。正是因為這一點,此前有關部門的處罰公告曾表示,鴻茅藥酒的宣傳廣告利用專家、患者為產品療效作證明,擅自擴大藥品功能主治和適應癥范圍,并含有不科學的藥品功效表述、斷言和保證行為,不斷弱化藥品屬性、強化保健功能,模糊了藥品與保健食品的邊界,嚴重欺騙或誤導消費者。- ?' `0 M2 v( N9 y H& j
可該酒企的此類行為卻堅持10年,持續(xù)上千次違法。盡管企業(yè)方面去年曾聲明“從未宣稱鴻茅藥酒可包治百病”,但虛假廣告留痕太多太重,至今都抹不掉——“喝鴻茅百病消”、能治“脫發(fā)白發(fā)”等,已成笑談。不顧事實的“聲明”,難道不是企業(yè)“社會責任感”不佳的直接證明?
需要說明的是,盡管鴻茅藥酒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不該將一個企業(yè)、一個產品“一棍子打死”。輿論監(jiān)督,是希望企業(yè)能夠反思整改。這次會上,鴻茅藥業(yè)副總裁鮑東奇介紹了其社會責任理念及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并分享了2018年鴻茅藥業(yè)在標準化建設、質量與創(chuàng)新、精準扶貧、社會公益方面的實踐。鴻茅藥業(yè)參與扶貧與社會公益,這是好事,但因此就華麗轉身為“履行社會責任明星”,此前多年制造虛假廣告、被罰數千次的污點儼然一筆勾銷,未免顯得有些“躍進”。
說到底,不管是企業(yè)還是有關協(xié)會,都該懂得,品牌翻身要經歷艱苦的重塑過程,而不是忽然拿到一些“榮譽”,社會評價、消費者口碑就上來了。有些事,還得慢慢來。
原創(chuàng): 馬滌明 新京報評論
歡迎光臨 秦嶺信息港 (http://m.zjsys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