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w/ }7 a. q* Q5 _, i 在亞洲,美國已經(jīng)成功地挑起了中國與日本、與印度的不和,又干涉臺海局勢、制造朝鮮半島的緊張。但美國覺得這樣還不足以干擾阻止中國的發(fā)展,于是又想把東南亞國家發(fā)動起來給中國找麻煩。9 i3 u2 M# \5 }% R+ Y$ @% K) E
' U2 e& Z* l2 g9 y9 @- a6 `. S 不僅在南海,就整個亞洲而言,美國最希望的局面是:各爭議國既不和又不戰(zhàn),糾結(jié)成一團,互相都求助美國幫忙,而美國坐收漁利。美國最擔心這種危險的平衡被一方打破,那樣,美國就要被迫選邊站。而不管美國站在哪一邊,它都要付出代價。 # ^ o y4 s( w9 G6 {: l+ ]$ T 5 U& {" H4 z; d7 c 所以,美國在南海就像趟雷區(qū)一樣,小心地試探著中國的戰(zhàn)略底線。只要中國不拔槍亮劍,它就推著菲律賓等小國一點點往前走。一旦中國反應激烈,美國將立即收手。美國決不許那些小國對中國的挑釁,到引發(fā)中國武力反擊的程度,它自己當然更不愿被卷進去。* o7 H) @" @2 E2 @
$ Z1 }6 i* ?7 D7 F+ w 其次,美國已沒有發(fā)動“新”戰(zhàn)爭的力氣。 - J9 V4 y/ ^. g ; q0 l0 `: L( }1 P 撇開美國“巧實力”的玩法不談,以當前的情勢論,美國就是想在南海對中國動武,它也沒有這個“力氣”:連續(xù)20年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累”出了金融危機。在2011年初的利比亞動亂中,美國雖然參戰(zhàn),但疲態(tài)鮮明,對從來當仁不讓的戰(zhàn)爭領導權(quán)“禮讓再三”。不是奧巴馬比前任更熱愛和平,而是形勢比人強。+ q% @, ]% L' ^; y; D5 A P